中新網廣州12月22日電(王華 沈甸)南方電網首個高壓“港口岸電”項目22日在珠海高欄港神華粵電珠海港煤炭碼頭正式建成投用。自此,停靠在該碼頭的船舶將可利用清潔、環保的“岸電”替代船舶輔機燃油供電。據測算,項目每年將給停靠船舶節約成本約100萬元,減排二氧化碳5620噸。
“港口岸電”系統,是將岸上電力供到靠港船舶使用的整體設備,以替代船上自帶的燃油輔機,滿足船上生產作業、生活設施等電氣設備的用電需求。
該項目由南網廣東電網公司投資,并與神華粵電珠海港煤炭碼頭公司合作運營,此次建設的港口岸電系統包括安裝2000千伏安的成套變頻電源設備,還鋪設5.9公里電力電纜,變頻設備可滿足國際和國內船舶不同的電源需求。
據不完全統計,靠港船舶輔機發電產生的碳排量占港口總排碳量的40%至70%,是影響港口及所在城市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珠海供電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用電量超過360萬千瓦時,替代燃油消耗1778噸,節約船舶能源成本約100萬元,減少5620噸二氧化碳排放和38噸污染物排量(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PM污染物等)。此外,在噪音抑制方面,可消除自備發電機組運行產生的噪聲污染,為船員和港區居民提供更加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除了實際的成本價值和環保價值,這個國內最大規模的散貨煤碼頭高壓岸電項目還將對全國及珠三角地區形成顯著的示范引領效應,打造環境友好型港口。”廣東電網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今年7月,廣東電網已在中山港口碼頭建成投運一個低壓岸電示范項目,下一步,將在湛江、汕頭等沿海大型港口建設高壓岸電服務設施,在東莞、中山等內河大型港口建設低壓大容量岸電服務設施,在內河其他小型港口重點建設小容量岸電服務設施,逐步建成布局合理,需求明確,功能完善的港口岸電設施體系。
廣東電網公司相關負責人還透露,除港口岸電外,廣東電網還劃分出九大類電能替代技術領域,涵蓋電動汽車、電磁廚具、電窯爐等,正積極推進以“電能替代”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截至11月底,廣東電網已推動完成電能替代項目229個,并大力推廣家庭電氣化,預計年替代電量約18.5億千瓦時,促使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不斷提升。(完)
- 格力電器跨界收購案為什么未能說服中小股東? 2017-01-09 15:52:23
- 專家呼吁加快能源價格體系改革 擴大天然氣消費 2017-01-06 17:16:28
- 政策大力支持 光熱發電產業亟須突破三道坎 2017-01-06 17:16:27
- 因地制宜推進“光伏+”工程 分布式光伏迎發展春天 2017-01-06 17:16:26